每天被早高峰堵在路口时,总在想:一辆好的通勤摩托,到底该是什么样的?是能省下半箱油的“经济适用型”,还是能在车流里灵活钻缝的“小钢炮”?亦或是配置拉满、颜值在线的“全能选手”?

最近把后台呼声最高的8款150cc通勤车凑齐了——天鹰TX、新大洲本田NS150GX、光阳Racing H 150、新大洲本田NS150LA、豪爵UHR150、春风150AURA、豪爵UFR150、五羊本田NWG150,全是已上市的热门款。跑了300公里城市拥堵路+200公里郊区环路,从油耗到操控,从配置到性价比,掰开揉碎了聊聊。

通勤党对油耗的敏感,就像打工人对工资条的关注——小数点后两位都得算清楚。我们统一用92号油、满油跳枪法实测3轮,取城市拥堵(70%)+郊区环路(30%)的综合数据,结果挺意外。

新大洲本田NS150GX 是真的“喝得少”。本田eSP+引擎配智能电喷,市区堵成狗也才2.3L/百公里,郊区能压到1.9L。按每天30公里算,一个月油费100块出头,比同排量车型省15%—这水平,几乎和125cc踏板持平,难怪上市就成了“加油站刺客”的克星。

天鹰TX 靠“大油箱”逆袭。实测2.2L/百公里(比官方略高,但13L油箱太能装),一箱油轻松跑500公里,比光阳Racing H 150多跑200公里。对每天通勤超50公里的人来说,少跑3次加油站的快乐,比省10块油钱更实在。

光阳Racing H 150 有点“性能税”。2.6L/百公里的油耗在同组最高,毕竟四气门战斧引擎爆发力强,绿灯起步时想“甩开车流”,就得接受它“喝得多”——鱼和熊掌,在通勤里也难兼得。


五羊本田NWG150 和 豪爵UHR150 属于“中间派”,实测2.1-2.3L,不高不低,加一次油跑300公里没问题,不用天天惦记找加油站。

新大洲本田NS150LA 作为复古车,2.4L的油耗算合理。毕竟颜值党可能更在意“路过咖啡店时的回头率”,油耗稍高但能接受。


豪爵UFR150 实测2.5L/百公里,比UHR稍高,可能和它145kg的整备质量+运动化调校有关,但8L油箱跑320公里,日常通勤也够。

春风150AURA 自研水冷引擎表现不错,2.5L/百公里,DLC涂层活塞减少摩擦,比同价位多数国产150省油5%左右。
通勤路上的“性能”,从来不是谁能跑120km/h,而是:
红灯起步能不能快0.5秒,避免被加塞?
窄路钻缝时,车身够不够灵活?
堵了半小时车,挪车时累不累?
这8辆车的表现,像极了不同性格的同事:

光阳Racing H 150 是“急性子运动健将”。0-50km/h加速4.2秒,比同组快0.5-1秒,绿灯一亮就能甩开后车半个车身。车身重心低,过弯时压弯信心足,周末跑山也能“撒野”。但142kg整备质量+运动减震偏硬,堵车挪车时女生可能觉得费劲。

豪爵UHR150 是“慢性子老好人”。ESS引擎调得极其平顺,怠速时震动小到几乎感觉不到,60km/h以内骑行像“开电动车”。1315mm短轴距+140kg车重,窄路钻缝比多数150灵活,堵车挪车也轻松——适合追求“无感通勤”的人。

新大洲本田NS150GX 赢在“低扭聪明”。2000转就爆发最大扭矩,堵车跟车时给点油就走,不用频繁拧油门,新手也能轻松驾驭。ECO模式下动力更线性,佛系通勤很舒服。

五羊本田NWG150 是“全能选手”。中低速响应快,高速巡航稳,标配TCS在雨天通勤时能减少打滑,安全感拉满。唯一小遗憾:780mm座高,小个子可能得垫脚。

豪爵UFR150 主打“科技运动”。博世ABS+电装TCS硬件强,湿滑路面刹车更稳,但运动化减震偏硬,过减速带时震动比UHR明显。

春风150AURA 把动力“用在刀刃上”。80%扭矩集中在0-60km/h,红绿灯起步比多数合资车快,6.2英寸TFT仪表能投导航,通勤时看路更方便。

天鹰TX 动力调校“够日常”。隆鑫水冷四气门引擎低扭稳,起步不窜,高速跑80km/h也不飘,适合“不求快但求稳”的通勤党。
1.2万到1.7万,每一分钱花得值不值,是否有性价比?我把“安全配置(ABS/TCS)、实用配置(油箱/储物)、品牌溢价”按权重打分,算出“性价比指数”(配置分÷价格),结果挺颠覆认知:

天鹰TX 是“配置刺客”。11980元起,标配双通道ABS+TCS、13L大油箱、T-BOX车联网,甚至带原厂行车记录仪——这些配置在合资车身上,至少得1.5万以上。隆鑫引擎成熟度虽不如本田,但对预算1.2万内的人来说,“花小钱办大事”的快乐太真实了。

春风150AURA 是“科技卷王”。同1.2万级,给了6.2英寸TFT仪表(能连导航)、座桶塞两顶头盔、5年质保,甚至刹车拉杆可调。自研引擎震动控制得不错,只是品牌溢价不如豪爵,适合“实用+科技控”。

新大洲本田NS150GX 赢在“合资性价比”。15980元能买到本田eSP+引擎、ABS+TCS、TFT仪表,比同配置雅马哈便宜1000多,品控和保值率经得住考验——打算骑5年以上,合资车的“省心指数”更值。

光阳Racing H 150 是“性能买单型”。13980元买半热熔胎+赛车级减震,运动性能同级别无对手,但缺车联网、油箱小,适合“为操控买单”的玩家。
豪爵UHR150 降价后15980元很香。博世ABS+无钥匙启动+怠速启停全给,漆水做工比本田还精致(老摩友都懂“豪爵的接缝能夹A4纸”),只是缺TCS,雨天通勤得更小心。

豪爵UFR150 17880元起,比UHR贵2000,但多了TCS和智能车联,硬件更强,适合追求“科技+安全”的年轻人,只是性价比稍弱。

五羊本田NWG150 16980元,机甲风设计+本田标,配置均衡但价格偏高,适合“颜值+品牌”双控的用户。
储物空间大对比:五羊本田NWG150座桶能塞全盔+雨衣,豪爵UHR150前置物盒能放500ml奶茶+手机,这俩是“买菜接娃党”福音;光阳Racing H 150座桶只能放半盔,实用性弱些。
智能化大对比:春风150AURA的6.2英寸TFT仪表能投导航、看天气,天鹰TX的T-BOX能远程找车,科技党爱了;本田仪表虽简单,但“不卡顿、不死机”,老派但可靠。
骑行感受大对比:豪爵UHR150气囊减震过减速带像“踩棉花”,新大洲本田NS150LA复古坐垫软乎乎不硌腿,光阳Racing H 150运动座椅包裹性好但长途稍累。
该pick哪款?
极致省油+合资党:新大洲本田NS150GX,每月油费比光阳省20块,本田标还保值。
大续航+高配置:天鹰TX,13L油箱+ABS/TCS,1.2万预算闭眼入。
丝滑通勤+品控党:豪爵UHR150,平顺性和做工经得起时间磨,就是缺TCS得注意雨天。
运动操控+偶尔撒野:光阳Racing H 150,同级别弯道性能无对手,油耗稍高但值。
科技控+配置党:春风150AURA,5年质保+大屏仪表,1.2万买不了吃亏。
颜值+个性:新大洲本田NS150LA(复古)或五羊本田NWG150(机甲),骑在路上比油耗更重要。
科技+安全:豪爵UFR150,TCS+智能车联,适合愿意为硬件多花钱的年轻人。
其实选通勤摩托,就像选通勤包:有人要大容量(天鹰的油箱),有人要轻便(豪爵的灵活),有人要颜值(NS150LA的复古)。没有“最好”,只有“最适合你的日常”。能让你每天早上愿意跨上去、晚上平安骑回家的,就是好车。